與其問如何簽?不如說如何驗? — 巖土感悟(53)

                            2022-04-10 17:22  來源:巖土網  閱讀:8791
                            詳細勘察報告是施工圖設計依據,詳勘單位是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工程建設過程中,常常遇到詳細勘察單位是一家,施工勘察是另一家,時常發生兩家勘察單位對場地地質條件、巖土參數認知不統一的情況。施工單位感到麻煩、建設單位覺得被動。有什么好辦法呢?本文講的故事,或許是解決途徑之一。

                            “湖南勘察交流”群,還算是一個比較熱鬧、且純粹的群。

                            一天,某單位總工問,詳勘是一家單位,網審什么項目負責人都是詳細勘察單位的,承諾書什么的都是詳勘單位簽訂的,一樁一孔的施工勘察叫另一家勘察單位做了,簽字如何簽呢?

                            沒有人回答。

                            巧的是,前些天,濟南一位同行在某群求教,如何驗樁?

                            事情原委是這樣的:某工程,詳細勘察工作是一家,一樁一勘工作是另外一家,樁基施工是第三家。兩次勘察都有完整的巖芯及照片,基巖為灰巖。設計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樁,以中風化灰巖作持力層,抗壓強度取30MPa,要求樁端入中風化灰巖不少于2m,并先進行旋挖成樁試驗,成孔后還要做巖石地基載荷試驗和地質雷達,工地24小時監控。施工單位采用干法成孔。

                            旋挖鉆機是360型,據介紹,30分鐘進尺80cm,轉速10-18/分鐘,采芯率低,多為粉末狀,不好分辨是強風化還是中風化,無法給施工鉆機一個終孔標準。

                            圖片未命名


                            網友們議論紛紛,歸納如下:

                            觀點一:

                            “這牽扯到鉆探工藝?!?span>

                             “這明顯是成孔工藝問題,采取率過低。

                            “那就是沒到啊,中風化成不了粉,施工單位糊弄你呢?!?span>

                            “實在不行,叫個鉆機來,驗孔。扯這么多沒意思。沒錯,施工單位把錢掏了?!?span>

                            觀點二:

                             “不是一樁一勘了嗎?設計說多少就多少?!?span>

                            “都一樁一勘了,設計直接確定樁長了啊,強風化和中風化哪兒有明顯的界線?”

                            “一樁一勘就是要一樁一驗的,勘察單位要派人蹭現場的?!?span>

                             “雙控、樁長、持力層,樁長設計定,持力層勘察定。多簡單!勘察要是覺得不夠,再往下鑿鑿,鑿夠了為止?!?span>

                            “你跟設計商量下用入巖深度控制,讓旋挖去你們打孔的位置挖一下,再比對下你們的照片看差得大不大?!?span>

                             “上次我們也遇到這情況,直接給說,你要我們勘察報告就要以我們為準,你不要勘察報告那就以施工的旋挖地層為準,最后設計妥協了。這作為勘察方要態度強硬,相信自己的勘察報告?!?span>

                            觀點三:

                             “那沒招了,要不就每個孔取樣做點荷載,按抗壓強度分級。感覺不太現實。要不就樁基打完了然后拿鉆機巖芯管打上一鉆提上來看看,不知道現場能不能這么搞?!?span>

                            “鉆完了上地質雷達可以,再上小鉆機有很大難度?!?span>

                            “各方意見不統一,那就試樁唄?!?span>

                            這種現象在勘察界,特別在工業民用建筑勘察中已是司空見慣尋常事。筆者曾于在“中國巖土網”上寫過一篇小文《誰來簽這個字? — 巖土感悟之十七》(2015-01-07),或許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今天我想說的是上周自己遇到的與上述類似的另一件事情。

                            某項目原詳細勘察系一家,經過施工圖審查,設計按審查合格的報告進行了設計,施工過程發現地質條件與詳細報告出入很大,業主慎重起見,重新委托另一家單位進行了第二次詳細勘察。設計進行了相應調整,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并要求逐樁鉆探。因為工期所迫,樁基施工與逐樁鉆探同步進行。

                            不知什么原因,承擔逐樁鉆探工作的既不是原詳勘單位,也不是第二次詳勘單位,是另外的第三家。施工過程中,對樁端持力層的認定,逐樁鉆探單位負責人與施工驗槽服務者(第二次詳細勘察單位)經常不一致。

                            施工單位感覺麻煩,建設單位也覺得被動。問我有什么辦法?

                            我出了個主意:既然第二次詳勘單位已成為勘察責任主體,持力層的確定應該責任主體說了算。樁基施工與逐樁鉆探同步進行,正好給勘察責任主體一個驗證自己成果的機會,同時也應作為其驗槽的一項內容。前提必須是逐樁鉆探質量是否滿足要求也應該由勘察責任主體相關負責人說了算,只有勘察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對該場地的掌握尺度與設計采用的詳勘報告的尺度更易達成一致。

                            當然,這畢竟不完全同于驗槽服務,勘察責任主體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知識,業主應該、且必須支付相應報酬,是按注冊巖土師每天的基本咨詢費付費還是按逐樁鉆探總進尺按相關技術費標準付費,業主與勘察責任主體可以商量。

                            業主采納了我的建議,真希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我很想建議前面提問的那位總工去看看《誰來簽這個字? — 巖土感悟之十七》,尤其多留意拙文后面的留言,那都是同行們的心聲啊。

                            真希望,多年以后,這種問題的癥結得到解除,歷史不再重演。因為,那時,大家,都真正讀懂了“明白”二字。

                                                2022-04-10

                            (0)
                            (3)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6)

                            • dayouyang168發表于 10月09日 23:25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超前鉆單位參與驗樁,并簽字蓋章,詳勘單位再簽字蓋章認可
                            點評:
                            • 牽手發表于 08月04日 10:00^ ┈┾ 這個˙.界﹎沒゛哊の茹゛菓 ゛o◆哊﹎啲?伿╰
                            • 兩家單位都簽字蓋章最好
                            點評:
                            • cy3143發表于 06月17日 10:36陳振全
                            • 設計是按照第二次詳勘單位地勘資料進行的,第二次詳勘單位理所當然的成為本工程的責任勘察主體。
                            點評:
                            • 葵花海發表于 05月16日 11:11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我們這里好多詳勘和超前鉆不是一家單位,驗樁由超前鉆單位驗,主要是詳勘單位不想攬那么多事,推給超前鉆單位,最終的驗收資料由詳勘單位簽字蓋章。
                            點評:
                            • qyxmcad發表于 04月19日 11:57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 旋挖樁基地基持力層工程特性的判定其實很容易,關鍵是現在的巖土體制和勘察人員的專業素質距離要求太遠。讓人心急??!
                            點評:
                            • 中勘1998發表于 04月15日 17:44這家伙很懶,沒有個性簽名!
                            • 勘察鉆孔的截面積與旋挖鉆成孔的截面積不在一個等量級上,有些偏差也是正常的。判斷旋挖鉆機干作業成孔是否進入中風化巖層很簡單,成孔進尺速度強風化與中風化也不在一個等量級上。
                            點評:

                            彭柏興

                            彭柏興+加關注被關注:1180訪問量:468849
                            博士高工注冊巖土工程師
                            TA的評論分類經驗心得(19)行業觀察(3)熱點解讀(6)巖土雜談(26)
                            TA發表的最新評論
                            與其問如何簽?不如說如何驗? — 巖土感悟(53)
                            詳細勘察報告是施工圖設計依據,詳勘單位是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工程建設過程
                            閱讀(8790)2022-04-10
                            聚焦“雙碳”議巖土-巖土感悟(52)
                            2021年12月30日上午,湖南省勘察設計協會2021年度省優秀勘察設計
                            閱讀(3216)2022-01-13
                            施工圖審查,勘察審什么?——巖土感悟(51)
                            上周,應長沙市住建局邀請,參加了為期1周的長沙市2021年度二、三、四季
                            閱讀(7810)2021-12-30
                            最新關注TA的人1180人關注
                            xiaomingcugxiaomingcugtigerptigerp曉2013曉2013昕昕昕昕njwennjwenxhf6336xhf6336會飛的金槍魚會飛的金槍魚qiji78325qiji78325shoegazershoegazer巖土xiepeng巖土xiepengFerninfrgFerninfrg武知武知WUHUSJ1231991WUHUSJ1231991wxlruofeiwxlruofeilzlcsrulzlcsru拾光小棧拾光小棧418583080418583080dengjianandengjiananwang_ruiwanwang_ruiwandrpzc123456drpzc1234561806409619318064096193zyw12345671zyw12345671youzhimingyouzhimingxiao20074271xiao20074271
                            掃一掃,關注微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