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學》上對建筑地基變形與其穩定性評價進行了論述,地基沉降量計算一般有分層總和法、無側限條件下計算法、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推薦的計算法等。
地基的強度問題實際上就是土的抗剪強度問題。地基承載力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地基土的堆積時代、地基土的成因、地基土的性質、地下水、建筑物性質、建筑物基礎等。
一、地基處理措施
地基處理的措施主要有:地基措施、建筑措施、結構措施、施工措施等。
其中地基處理措施主要有:換土墊層法、夯實壓實法、預壓加固法、振密擠密法、化學加固法等。
對于已有建筑物的地基處理,考慮地基土應力分布特征,勘察、設計單位提出了應力糾正法。
二、應力糾正法
平原地段許多構成建筑物地基的主要持力層為第四紀全新世沖積層,組成有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及砂土等。
引起建筑物傾斜的原因,就地基基礎方面而言,主要為地基土體不均勻。
當巖土層不均勻或基底壓力不均勻時,建筑物的傾斜就成為不可避免的。
在傾斜建筑物沉降較小的一側,布置密集的大直徑鉆孔,有計劃、有次序、分期分批地在適當的鉆孔內的適當深度,掏出適量的軟弱地基土,使地基應力在局部范圍內得到解除,調整附加應力的分布,促使軟弱地基上向該側移動,從而增大該側的沉降量。同時.嚴格保護原沉降較大一側的地基土不受擾動,避免糾偏中產生附加沉降,最終達到糾偏的目的。
三、糾偏實例及布置要點
建筑平面為12×24m,建筑高度21m,磚結構,片筏式基礎。在該住宅沉降較小的一側布置掏土孔12個,孔深9~10m。經近兩個月糾偏施工,房屋傾斜率由16%降至4‰。
1、為了使房屋變形柔和、緩慢,掏土孔都布置在建筑物基礎輪廓線范圍以外1~1.5m,并用套管保護掏土孔的上段(基礎底板下3~5米)。
2、掏取孔深度進入基礎持力層中下部。
3.鉆具尺寸盡量大,一般大于30cm。
4、掏土鉆具采用沖擊鉆或回轉鉆進,但要保證無水鉆進。盡量少打多提。
5、掏土鉆孔分批布置,由稀到密,變掏土變觀測變修改設計施工。
掏土法房屋糾偏是通過人為制造建筑物的沉降來達到糾偏目的。這項工作很復雜,不能趕工期、減少開支,要采用信息施工法掏土。對于建筑物能適應多大的變形、多快的變形、則要十分慎重地對待。
房屋糾偏對于房屋結構、體型、剛度很重要,要分別對待與設計。要防止過大的局部沉降差會給上部結構帶來致命的危害。
糾偏施工要在對建筑物及其相鄰地帶進行嚴格的監測下進行的。掏土沉降必須均勻。
傾斜建筑基底壓力是不均勻的。糾偏過程中基底壓力在不斷的調整,最后也達到均勻化。房屋糾偏必須嚴格的按糾偏設計進行掏土作業。信息施工法至關重要。
我有話說
全部評論(2)
頂(0) |踩(0) |點評(0)
頂(0) |踩(0) |點評(0)